一、渗透探伤原理:
渗透过程:可将零件表面的开口缺陷看作是毛细管或毛细缝隙。由于所采用的渗透液都是能润湿零件的,因此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能渗入表面缺陷中去,使缺陷附近的表面有所不同。
显像过程:显像过程也是利用毛细作用原理。显像剂是一种细微粉末,微粉之间可形成很多半径很小的毛细管,这种粉末又能被渗透液所润湿,所以当清洗完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后,给零件的表面敷一层显像剂,根据上述毛细现象,缺陷中的渗透液就容易被吸出,形成一个放大的缺陷显示。
二、渗透剂分类:
1. 按染料成分分类:荧光型,着色型和荧光着色型;
1. 按溶解染料的基本溶剂分类:水基渗透液、油基渗透液。水基渗透液与油基渗透液相比,水的润湿性和渗透能力较低,因此,探伤灵敏度也较低;
2. 按多余渗透液的去除方法分类:水洗型(自乳化)型渗透液,后乳化型渗透液,溶剂去除型渗透液;
4.按照灵敏度分类:很低、低、中、高和超高灵敏度。
二、渗透液的分类及组成
1、渗透液的分类及组成
显色成分 | 去除方法 | 分类 |
着色渗透液 | 水洗型 | 着色水洗型 |
着色后乳化型 |
着色溶剂型 |
荧光渗透液 | 溶剂型 | 荧光水洗型 |
荧光后乳化型 |
荧光溶剂型 |
2、渗透剂的构成:
| 荧光染料 | 着色染料 | 溶剂 | 表面活性剂 |
水洗型 | √ |
| √ | √ |
后乳化型 | √ |
| √ |
|
溶剂去除型 | √ |
| √ |
|
水洗型 |
| √ | √ |
|
后乳化型 |
| √ | √ |
|
溶剂去除型 |
| √ | √ |
|
三、渗透剂的性能(如何选择合适的渗透剂):
Ø 渗透能力强,容易渗入零件的表面缺陷中;
Ø 荧光液应具有鲜明的荧光,着色液应有鲜艳的色泽;
Ø 清洗性好,容易从零件表面清洗掉;
Ø 润湿显像剂的性能好,容易从缺陷中被吸附到显像剂表面,从而将缺陷显示出来;
Ø 无腐蚀,对零件和设备无腐蚀性;
Ø 稳定性好,在光与热的作用下,材料成分和荧光亮度或色泽能维持较长时间;
Ø 毒性小,或无毒;
Ø 稳定性:渗透液对光和温度的耐受能力1000μw/cm2黑光下照射一小时,稳定性应在85%以上。